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hyde014 2025-07-08 装修心得 1 次浏览 0个评论

“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月下东邻吹箫,抚琴听者知音。”

九百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下《赏心十六乐事》,十六个生活片段,勾勒出宋代文人的风雅与豁达。也传递着东坡的生活哲学与美学美学基因。如今,在苏东坡曾经谪居的岭南山水间,这些诗意正被转化为可游可感的建筑空间。澎湃新闻获悉,广东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建筑艺术计划近日发布。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苏东坡以“讥刺先朝”罪名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先后居住于合江楼、嘉祐寺、白鹤峰,通过友人推动发起过营造浮桥、安葬枯骨等公益事业,还经历了丧亲之痛、卜居之忙、团聚之喜,于绍圣四年(1097)离开惠州,奔赴儋州贬所。其间,苏轼共在这生活了约两年半,留下不少遗迹。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苏东坡像

苏东坡笔下的十六件赏心乐事,从“清溪浅水行舟”到“客至汲泉烹茶”,无一不是对日常生活诗意的提炼。这些场景既是个人心境的抒发,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在广东惠州谪居期间,东坡足迹遍及罗浮山水,其诗文更与岭南风物深度交融。

此次广东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建筑艺术计划以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为灵感源点,将抽象诗意注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山水脉络,让古典美学在当代重生。该计划由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4 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和8位国际知名建筑师组成顾问团,包括128名国内外业界精英共同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据介绍,每个主题驿站对应东坡笔下的一则乐事,形成流动的文化长卷。如碧道长亭驿站以 "柳荫堤岸闲行处"为意象,建筑师朱培栋采用装配式钢木结构,搭配毛石与片岩瓦,让建筑如同自然生长般融入江堤与林木之间,再现 "杖藜徐步立芳洲" 的意境。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环两山最美公路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碧道长亭(长亭驿站)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碧道长亭(长亭驿站)

月下闻箫(半弧岭驿站)是由建筑师张海翱打造的“东坡乐事”主题驿站。半弧岭驿站巧妙运用弯月等弧线元素,精心规划出三个功能各异的空间:骑行停靠点、咖啡轻餐区以及厕所区域。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月下闻箫(半弧岭驿站)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月下闻箫(半弧岭驿站)

三个坡屋顶建筑体量通过灰空间(过渡空间)的屋面实现有机连接,自然融合成一道流畅的曲线屋顶景观。屋顶下落到地面可供人们休息,一棵风铃木穿过屋面,实现月下闻箫的画面感。各灰空间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观景需求,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远眺峡谷农业生产景观。

榕下听音(千年古榕驿站)是由建筑师刘可南打造的“东坡乐事”主题驿站。设计在千年古榕下的这块历史悠久而鸡犬相闻的场地上展开,将场地上断裂的各种元素和空间关系修补再次链接。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榕下听音(千年古榕驿站)

步花洄(铁岗河驿站)是建筑师刘阳携手艺术家陈卓打造的“东坡乐事”主题艺术场景。在最美旅游公路和铁岗河流之间的竹林里,苏轼的一生在此回转展开。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步花洄(铁岗河驿站)

重景环(绿屏石滩驿站)是建筑师陈昊、胡琛琛携手艺术家苏畅打造的“东坡乐事”主题艺术场景。空间犹如漂浮的圆环,时而如定格的画面,时而如流动的影像,将山河之景尽收眼底,也映照出当下的从容与温柔。在此,游客穿行于花香四溢与茶香缭绕之间,俯仰之间,感受到山林馈赠的微笑与心灵的片刻疗愈。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重景环(绿屏石滩驿站)

半山云海(半山云海驿站)是建筑师胡兴携手艺术家李怒打造的主题艺术场景。古桥微馆则是建筑师罗宇杰携手艺术家刘庆元打造的主题艺术场景。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古桥微馆

明月坞由建筑师郭廖辉携手艺术家高美琳、许刚打造。湖心岛上的花房被重新构想为一处与苏轼对话的诗意酒坞,将对酒赏月的文人雅趣的类型和意向进行一次重组和虚构。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明月坞

凤谷驿是建筑师陆嘉鸿携手艺术家 Chaosteria 打造,藏身于水库湖畔的山坡台地间,如传统道旁茶棚般轻盈栖居,五指状的观景挑台从林间探向水面,将水库风光尽收眼底。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凤谷驿

午倦宫由建筑师徐浪携手艺术家彭晓悟打造,展示了一个日常又反差的幽默场景:学者手持书卷,本想在午后阅读学习,谁料困意来袭,索性倚在藤枕上沉沉睡去……

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午倦宫

建筑师通过场地要素和文化渊源的编排,使文化不再“悬浮”,而是成为可见可感的空间在地扎根。艺术家的作品不再孤立在美术馆的展台只可远观,而是与山野共呼吸、与日常亲近的大地艺术,使“东坡十六乐事”有了具象的场景。“东坡乐事”的风味茶饮与文化共创拓展了户外的体验维度,重现千年前“文人雅集”的山野日常,重新交还给生活的审美。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在东坡谪居过的惠州,用建筑续写“赏心乐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