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小米汽车宣布 1000 万 Clips 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全量推送,支持 SU7 Pro、Max 及 Ultra 版。小米汽车方面称,新版本在复杂路况处理上大幅提升。小米汽车官方呼吁用户正确理解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需时刻注意路况。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也强调,当前智驾车型搭载的是 L2 级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消费者需高度重视。
7 月 29 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1000 万 Clips 版本已开始全量推送,支持小米 SU7 Pro、Max 以及 Ultra 版车型。
对于外界关心的 " 升级到 1000 万 Clips 版本后,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的变化 ",小米汽车方面回应称,相较于之前的 300 万 Clips 版本,1000 万 Clips 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对复杂路况的应对更从容,决策更贴近于真实 " 老司机 " 的驾驶习惯。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 7 月 29 日也发文称," 该版本加减速更柔和,驾乘体感更舒适;绕行更灵活,决策更果断;路口通过更顺畅,对道路理解更深度 "。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雷军)
据小米汽车方面介绍,1000 万 Clips 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在复杂路况处理能力上实现了大幅提升。如,纵向舒适性提升了 57%,加减速控制更线性,拥堵跟车频繁启停时也不易晕车;绕行成功率提升 67%,绕行决策果断、路线规划精准,窄路场景下碰到占道临停或会车绕行也游刃有余;路口通过率提升 23%,更理解中国路口的 " 游戏规则 ",人车混杂的城中村、老街区也顺利穿行。
据悉,小米是行业首批量产 1000 万 Clips 版端到端辅助驾驶的品牌,新版辅助驾驶 HAD 首批搭载于 YU7。作为小米汽车旗下首款 SUV 车型,小米 YU7 共推出标准版、Pro、Max 三个版本车型,于 7 月 6 日正式开启交付。
公开消息显示,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是 2021 年小米官宣造车后首批开启招聘的队伍之一。彼时,雷军曾立下 Flag ——要在 2024 年底进入(智能驾驶)第一阵营。"2025 年,公司的目标是站稳智能驾驶第一阵营。"2025 年年初,雷军对外称。
据雷军透露,小米在辅助驾驶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第一期总投资 57.9 亿元,专属团队规模超 1800 人,持续投入测试车辆超 400 台,预计今年下半年升级小米 XLA 大模型。
官方数据显示,2021~2025 年,小米预计五年研发投入 1050 亿元。其中,2025 年,小米研发预算将超 300 亿元(四分之一金额投在 AI 及相关业务上)。" 未来 5 年(2026~2030 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 2000 亿元。" 雷军称。
实际上,进入 2025 年后,各大车企的比拼开始聚焦在 " 智驾 " 上。雷军也认为," 辅助驾驶是整个汽车科技里面的制高点 "。
不过,今年 3 月,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这给火热的智能驾驶市场泼了一盆 " 冷水 ",也促使外界进一步关注当前智驾宣传夸大、过度营销的问题。例如,部分车企在营销中将 L2 级辅助驾驶形容为 " 准自动驾驶 "、L2.9 无限接近 L3" 高阶智能驾驶 "。
现实情况是,目前市面上所有量产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均属于 L2 级(部分自动化)。这意味着,驾驶员仍需全程监控路况,时刻准备接管。" 目前,市面上的智驾车型所搭载的都不是自动驾驶系统,而是 L2 级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消费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称。
中南大学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安全场景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交通场景,系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7 月 29 日,小米汽车在答网友问(第 186 集)中也再次呼吁," 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请大家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信息,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 友商经常讲,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小米却认为,安全是前提,安全是基础,安全是一切。为了把辅助驾驶做好,我们不惜代价。" 雷军在小米 YU7 上市发布会上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