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政策,在公共出行方面未必只有 " 免费乘车 " 一种。
8 月 10 日,吉林省德惠市(由长春市代管的县级市)本地一个自媒体账号发布了德惠市 " 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 " 的通知照片。
其中提到," 因早晚高峰时间段公共交通拥挤,无法保证上学、通勤人群的刚性出行需求和公交车的准点正常运营 ",从 9 月 1 日起对免费乘车的老年卡实行限时乘车。限乘时间分为三个时段,分别为上午 5:50-8:00、中午 11:00-13:00、下午 16:00-17:50。
通知截图
为此,8 月 12 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网传通知截图上的德惠市瑞祥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此通知确实为官方通知。
" 有些老人一大早会去早市,有时候孩子都上不去车,这些措施是为了把孩子上学和上班的高峰错过去。" 该工作人员说,本市的老年免费卡是指年龄为 65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持乘车卡,办理德惠市的老年免费乘车卡仅限为德惠本市符合年龄条件的老年人,外地户口老年人如需办理需本人出示暂住证等相关证件。
但是今天(8 月 13 日)上午,极 · 目新闻记者致电上述公司,询问有没有考虑高峰时段增加运力以满足所有市民需求,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她得到的最新情况是,目前已经暂缓实行老年人限时乘车,在车上已经张贴了最新的通知。
德惠市交通运输局两名工作人员也证实,目前上述公交公司已经取消了老年人限时乘车的通知。
德惠市 " 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 " 的通知,从 8 月 10 日发布到 8 月 13 日取消,仅过了三天。
虽然工作人员没有回答为何取消,但可能是这次由自媒体发布的通知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网友认为,通知中提到的 " 因早晚高峰时间段公共交通拥挤,无法保证上学、通勤人群的刚性出行需求和公交车的准点正常运营 ",这些情况并不是老人免费乘车造成的。反倒是城市公交系统应该充分做好预案,高峰期间加大运力,切实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也有人提出, " 老人免费乘车 " 政策考验着一座城市的财政能力。
《新民周刊》查询发现,德惠市从 2016 年 12 月开始施行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区内公共汽车 ",每年会给公交企业拨款 300 万元予以补贴(政策刚执行时公布的数据,最新数据没有查到)。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德惠市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1.2 万人。算下来,每个符合免费乘车的德惠老人每年的公交补贴不到 27 元。
即便一张公交票只要 1 元,出门来回就是 2 元,意味着政府只是为每个老人每月一两次的出行费用买单,其他则由公交公司自行承担。这也许才是公交企业希望施行 " 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 " 政策的深层原因。
瑞祥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 2004 年成立的小微企业,目前在德惠经营 1-8 路和 13 路共 9 条线路的公交车,票价都是 1.5 元。
瑞祥公交的工作人员此前向齐鲁壹点记者表示,发布的通知为官方通知。但问题是,一项涉及众多老人的政策出台前应该充分听取意见。极目记者询问此前公交公司的通知是否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备,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称,他问了运输科的同事,说不知道此前的通知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像吉林德惠这样施行 " 老人免费乘车 " 的城市有很多,不仅有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等大城市,也有山东、四川、吉林、江苏、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份的一些城市。
其中有些是只给户籍老人免费,有些是某些时段免费。而像济南这样给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均可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做法,还是少数。
事实上,尊老政策,在公共出行方面未必只有 " 免费乘车 " 一种。
以老龄人口占到 1/3 的上海为例,早在 2007 年 10 月 19 日(敬老日)首次推出 70 岁以上老年人非高峰时段免费乘车政策,65-69 岁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覆盖轨道交通(磁浮线除外)和公交车(机场线、旅游线除外),节假日全天免费。
到了 2016 年 4 月,上海取消免费乘车政策,在全国首创的 " 老年综合津贴 ",给予户籍老人的津贴从 65 周岁开始划分为五个档次。这样不仅把出行的主动权交给老人,也避免了极小部分蹭坐公交车的现象,不是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早中晚高峰禁止老年人免费乘车”,为何公布三天就取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